一、攀登百岳
審馬陣山標高H
3141公尺,三等三角點6325號,百岳No.84。
南湖北山標高H
3536公尺,三等三角點6330號,百岳No.21。
南湖大山東峰標高H
3632公尺,無三角點,百岳No.14。
馬比杉山標高H
3211公尺,三等三角點6336號,百岳No.72。
南湖大山標高H
3742公尺,一等三角點,百岳No.8。
南湖大山南峰標高H
3475公尺,無三角點,百岳No.25。
巴巴山標高H
3449公尺,三等三角點6339號,百岳No.31。
中央尖山標高H
3705公尺,三等三角點6015號,百岳No.11。
二、山頭簡介
1.南湖大山H3742M:
位於台中縣和平鄉、花蓮縣秀村鄉,全山由粘板岩構成,遠望山頂,稜脊平直,形如屋脊,山頂寬闊平坦,密生玉山圓柏。峰頂廣闊無比,故名為大山;山容壯盛,岳界稱為“帝王頭”,有帝王之尊。台幣最大幣值2000元就以南湖大山和中央尖山為版面。
2.審馬陣山H3141M:
位於台中縣和平鄉和宜蘭縣大同鄉。在中央尖山脈主脊上,是南湖北山西伸的分支稜脈上。山勢平緩,全稜為矮箭竹的淺草坡,但山頂有稀疏的樹木影響展望。北另有密林,下為斷崖;南面坡度平緩。山頂展望尚可,可眺望雪山、大霸尖山、南湖大山、中央尖山和甘薯峰等。岳界攀登南湖大山,大都經由審馬陣山而登上中央山脈主脊。
3.南湖北山H3536M:
位於台中縣和平鄉、宜蘭縣大同鄉、南澳鄉。是中央山脈最北端的百岳,山頂全是矮箭竹的淺草坡,圓潤的平頂山峰,形態舒緩,登頂容易。頂處有宜蘭縣政府放置的石碑,此山為蘭陽溪的源頭。
4.南湖東峰H3632M:
位於台中縣和平鄉、花蓮縣秀村鄉,在南湖大山的東北邊,全山幾無草木,為風化後的板岩構成。岩層向北傾斜,呈現整齊的同斜構造;是南湖山區特出的峰巒。北側是陡崖峭壁,下面是冰河遺跡的圈谷。南側是岩石板的傾斜坡,石板光滑,不易著足;必須利用岩片碎裂的隙縫做為腳踏點攀登而上。
5.馬比杉山H3211M:
位於宜蘭縣南澳鄉、花蓮縣秀村鄉。南湖山區東南稜線的尾端,是一座草坡山頭。山頂成長條型平台,山勢無特出之處,但展望尚稱良好。
6.南湖南峰H3475M:
位於台中縣和平鄉、花蓮縣秀村鄉,在南湖大山南邊,全山為硬砂岩構成。山形尖銳,山頂大石塊密佈,北側瘦稜如刀刄;山容挺拔英武、坡陡難登。稜脊東邊則為緩坡、冷杉密佈。
7.巴巴山H3449M:
位於台中縣和平鄉、花蓮縣秀村鄉。起伏不大的平緩坡峰,矮箭竹淺草坡如茵,是觀賞中央尖山的最佳位置,中央尖山北壁其岩構石隙清晰可見。北望南湖大山南側,雖然南湖南峰中阻;但亦可比較南湖大山東邊、北邊不同的形勢氣魄。南湖南峰與巴巴山距離頗近是主稜上二座極相近的百岳。
8.中央尖山H3705M:
位於台中縣和平鄉、花蓮縣秀村鄉。整座山以石砂岩為主,中央尖山之所以能高又尖是因為峰頂為堅硬無比的石英礫岩。是台灣最堅硬的岩石。不易受自然界的風化與侵蝕。尖銳的山頭、高聳挺拔,矗立於群山之中。
西、南、北三面全為懸崖峭壁,僅東面緩和,顯現其溫柔的一面,山友攀登中央尖山大都選擇由東面循中央尖溪上行,陡升約一千公尺至鞍部,再由寬闊的草坡登頂。

 冷杉枯木指天(2007/05/29)
 到達審馬陣山前看中央尖山(2007/05/29)
 紅毛杜鵑陪襯下的南湖大山(2007/05/29)
 審馬陣水池冷杉的倒影_後為南湖大山(2007/05/29)
 霧鎖南湖大山(2007/05/29)
 乾枯的杜鵑花叢伴我行(2007/05/29)
 南湖東峰看南湖大山與中央尖山日出時分(2007/05/30)

團員們奮力往陶賽峰山頂前進(2007/05/30)
 南湖大山東南峰回望南湖大山與東峰(2007/05/30)
 南湖杜鵑與雪山聖稜線(2007/05/31)
 又是風和日麗南湖大山看南湖東峰日出(2007/05/31)
 前往南湖大山最後的裸岩考驗(2007/05/31)
 往南湖南峰途中的巨石陣(2007/05/31)
 往南湖南峰三叉路前的上升坡中(2007/05/31)
 南湖大山雄姿(2007/05/31)
 中央尖山(2007/06/01)

中央尖山下奇萊喜普鞋蘭(2007/06/01)

排隊通過南湖溪!(2007/06/02)

五岩峰飛龍在天!!(2011/06/28)

馬比杉山!!(2011/06/29)

中央尖山!!(2011/07/01)

南湖柳葉菜!!(2011/0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