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台灣
1.台灣概況
面積
: 36,000
平方公里
人口
: 約2300萬人
首都
: 台北市
人民
: 漢人、原住民
台灣是個呈南北狹長型的海島,面積約有3.6萬平方公里(14,400平方英哩),位於亞洲大陸東南方、太平洋西岸東亞島弧間,北臨日本、琉球群島,南接菲律賓群島,是往來亞洲各地的樞紐;航空網路四通八達,為非常便利的旅遊地之一。
台灣不大,但蘊藏的自然資源和人文風貌卻十足可觀。
在自然資源方面,由於地層板塊運動不斷的進行,造成台灣複雜多變的地形地貌,高山、丘陵、平原、盆地、島嶼、縱谷與海岸等景觀豐富;再加上北迴歸線恰好從中通過,使台灣同時擁有熱帶、亞熱帶、溫帶等各種自然生態,其中原生特有種的比例相當高,
在18,400多種野生動物中即佔20%以上,如櫻花鉤吻鮭、台灣彌猴、台灣黑熊、藍腹鷴等,已使台灣成為世界保育的重地之一。
為維護優美的自然景觀與保護生態,境內設置6個國家公園和12個國家風景區,將全台最精華的自然美景和觀光資源集合在內。不僅可探訪太魯閣氣勢磅礡的險峻高山峽谷;乘坐登山鐵道小火車,穿梭林間觀看阿里山的日出、雲海;抑或攀登東北亞第一高峰--玉山,見證雄偉山岳和四季景緻之變幻;來到南台灣的墾丁,濃厚的海洋渡假氣息讓人感到輕鬆自在,享有「亞洲夏威夷」的美譽;日月潭則是一顆耀眼的山中明珠,湖山共融的景色教人嘆絕!而花東海岸和縱谷,保留了東台灣最純淨的自然氣息﹔離島的金門與澎湖,則以豐富的地方特色、人文史蹟拼湊出與眾不同的風情…….這些都是寶島美麗的召喚與邀約!
2.自然台灣
位於亞洲大陸東南沿海、太平洋西岸的台灣,介於日本和菲律賓之間,正居於東亞島弧之中央位置,是亞太地區海、空運交通要道。台灣本島東西狹而南北長,全島有三分之二的面積分佈著高山林地,其他部分則由丘陵、平台高地、海岸平原及盆地所構成,主要山
脈皆為南北走向,中央山脈由北到南縱貫全島,是台灣東、西部河川的分水嶺;其西側的玉山山脈,主峰3952公尺,為東北亞第一高峰。
台灣擁有豐富的林相資源,三千公尺以上的山峰多達二五八座,是世界各國少有的地理現象。因為山地多,台灣各類型的登山活動相當風行,由郊山、中級山至攀登高山百岳,溪谷健行、溯溪探源,到長程越嶺縱走,都可以藉著親近蒼鬱溪谷,充分體驗台灣的山林之美。不僅於此,台灣本島的
七個國家公園中更包含許多特殊的地
形景觀:立霧溪切割而成的太魯閣國家公園峽谷風情,台灣最高的據點─東北亞第一高峰玉山,世紀奇峰大霸尖山的險峻岩峰,以及保留火山體、火口湖等景觀的陽
明山國家公園大屯火山群,極富南洋風情的墾丁國家公園熱帶灌叢…等。
台灣擁有豐富的海洋生態,在東海岸太平洋,可以看到一群群瓶鼻海豚、飛旋海豚、花紋海豚、彿氏海豚、熱帶班
海豚跳躍海面。而南方墾丁以及離島的綠島、澎湖地區,還有美麗的珊瑚群,蔚藍美麗的海洋世界,盡收眼底。
旅遊台灣,你將看到驚喜。
3.台灣氣候
如果你來自高緯度國家,那麼旅遊台灣,你將可以拋掉厚重的外衣,盡情享受溫暖和煦的陽光,或者你想一嚐暢快流汗的快感,可以到台灣南部四季如夏的墾丁沙灘,也不用擔心會被艷陽曬傷,因為位於亞熱帶氣候區的海島台灣,陽光耀眼不刺激;再加上四面環海,深受海洋氣流的影響,濕潤的天氣型態將讓你全然忘卻那乾燥寒冷的感覺。
如果你來自低緯度國家,依然可以陶醉於這裡溫煦的陽光,因為台灣擁有多一份的清涼,絕對可以滿足你想遠離酷暑的心願。到台灣的山區走走,滿山翠綠的景緻,是來一場森林浴的絕佳時刻,投身在森林的精氣和香氣中,請恣意呼吸台灣這片美麗島嶼的清新空氣吧!
大體而言,台灣全年溫暖,四季中以春冬的變化較大,夏秋變化較小,有著最適合旅遊的天氣,年平均溫度約為22度,平均最低溫不過12-17度(54-
63℉),所以這裡的冬天看不到靄靄白雪,只有在少數的高山地區,可以一瞥雪花的影子。在春夏之交時﹝每年的3月~5月﹞,偶受滯留鋒面徘徊影響,有著細雨綿綿的天氣型態,此時到訪台灣,要記得隨身帶把雨傘,因為漫步雨間雖然浪漫,但是你可不想帶著溼淋淋的身體旅行。台灣的夏天﹝每年的6月~8月﹞,偶爾會有颱風經過,請你留意氣象報導,因為颱風天所造成海邊波濤洶湧的海浪,絕對不是觀賞奇景的好時機。在秋天的台灣﹝約每年的9月~10月﹞,你則可以縱情於天天的晴朗涼爽裡。台灣短暫而溫暖的冬天﹝每年的11月~2月﹞,是賞楓的季節,偶爾來襲的寒流,是泡湯族的最愛。
四季如春的台灣,是你旅遊的最佳選擇!
台灣的山脈分類
台灣的自然,可謂「得天獨厚」,全島約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面積內,超越一百公尺等高線區域的面積約佔68.7﹪,五百公尺等高線以上山區面積約佔45.2﹪,由海平面至最高峰玉山(3952M)高差幾近四千公尺,氣候由熱帶、溫帶至寒帶,隨高度變化而演變,期間蘊育無限的生機,各種景觀變化豐富其內涵,欲窮台灣之美,山岳之巔是最佳景點,用心和身體去體驗山林變幻,和其所展現多樣性蓬勃的生態氣息。
台灣山脈計分中央、雪山、玉山、阿里山、東部海岸等五大山脈系統,由其分歧的支稜,四面八方向台灣各處延伸,形成台灣的骨架。超過3000公尺以上山岳計有258座,其中由登山前輩挑選出指標山岳100座,即山岳界通稱的「台灣百岳」,還有那五岳(玉山,雪山,秀姑巒山,南湖大山,北大武山)。三尖(大霸尖,達芬尖,中央尖)都是高山活動追逐的焦點。日據時期為測量之需,在展望良好山頭上,立有各式測量基準點(一為測量高度的水準點bmx,一為高度及位置都測量的三角點),其中一等三角點計有83座,二等三角點計有228座,三等三角點更達1055座,另設有許多圖根點來補助三角測量,其他目的設立者還有礦物、森林、樟腦等各式基點,登山社因為登山目標有時也設立基石來標示山頭。除此之外,無名的山頭更是不計其數。展現不同的內涵與特質,吸引登山者奔朝的腳步。
在這些山稜之間,發源出台灣的河川水系共計151條,其中主要河川21條,次要河川24條,普通河川106條,密生的支流系統,流動了山脈的生命。由於這些河川,發源地山勢高聳,但與平地距離卻非常短促,陡降的河床,配合台灣因亞熱帶氣候充沛的雨水,切割出無數的峽谷、深潭、瀑布、斷崖、河階、曲流等,錯綜複雜的地形,形成壯麗優美的奇特景觀,兼具雄偉與感性的秀麗河川,正吸引登山者目光,不畏艱辛刺寒,運用繩索與技巧,攀、爬、泳、渡,往探究竟,因而發展出台灣登山運動的另一特色-----「溯溪」。台灣特殊的溪谷地形可謂大自然中水雕之極品,經由溯行活動之景觀性、冒險性、挑戰性、技巧性、知識性兼具的配合發展下,台灣溯溪活動將有無限寬廣的發展空間。
台灣的主要山脈概況:
台東山脈:
又稱海岸山脈,位於本島之東部,北自花蓮市花蓮溪溪口,南至台東鎮卑南大溪溪口,東臨太平洋西接台東縱谷平原,與中央山脈並列,長約150公里,跨越花蓮與台東兩縣之間。為第三紀中新世的砂岩,頁岩與一部份火山噴出的安山岩構成。脊嶺大部分偏西,故東側廣闊西側狹窄,其間河流域西短東長。因秀姑巒溪從瑞穗向東切山而出,將此山脈從中間截分為南北兩段,北段高度較低,多在一千公尺以下,以922公尺的貓公山為最高,南段則較高,多在一千公尺以上,以1682公尺的新港山為最高,因其上部被地質堅硬的火山岩層覆蓋,山雖不太高,但多甚陡峭,巍峨聳峙。
中央山脈:
亦稱脊樑山脈,為本島的主要分水嶺,北自宜蘭縣蘇澳鎮南端的烏岩角起,南至屏東縣鵝鸞鼻,東與台東山脈相隔,長約320公里,跨越本島南北之間。其主軸東側為太古時代的片麻岩及結晶岩所構成,其他大部分為第三紀始新成的粘板岩,頁岩與硬砂岩構成。因受造山運動時的強烈褶曲作用,此山脈擁有3000公尺以上的高峰很多,危峰密接,充滿一派雄偉森嚴的景象。
海拔3000公尺以上較著名的高峰,由北端可舉出:南湖大山(3740),中央尖山(3703),無明山(3449),鈴鳴山(3271),畢祿山(3370),合歡山(3422),合歡山東峰(3416),奇萊主山北峰(3605),奇萊主峰(3569),奇萊山主山南峰(3340),能高山(3261),能高山南峰(3249),白石山(3108),安東軍山(3067),六順山(3106),關門山(3052),大石公山(3048),丹大山(3317),馬利加南山(3567),馬博拉斯山(3805),秀姑巒山(3833),大水窟山(3645),達芬尖山(3222),達芬山(3040),轆轆山(3277),雲峰(3562),南雙頭山(3333),三叉山(3494),向陽山(3600),關山(3666),海諾南山(3175)小關山(3248),雲水山(3010),卑南主山(3293),大武山(3090)等。其中秀姑巒山為此山脈的最高峰。
在本山脈支脈中,尚有著名的太魯閣大山(3282)郡峰,卓社大山(3343)群峰,東郡大山(3487)群峰,喀西帕南山(3220)群峰,新康山(3335),庫哈諾辛山(3114)等高峰;多為峭壁危聳,加以溪谷深淵,頗是險峻。
雪山山脈:
位於中央山脈以西頂部,東北端起自台北縣三貂角,南至濁水溪,總長180公里,為第三紀始新世的粘板岩、砂岩及頁岩構成的褶曲山脈。過去曾為本島的主要分水嶺,其後因較軟岩層遭受侵蝕,而為濁水溪、北港溪及大甲溪所截穿、分成數段,現多以濁水溪為界,分為玉山山脈(南側)與雪山山脈(北側)。3000公尺以上的高峰不多,由台北縣境內的萊萊山(166公尺)開始,經基隆山,四堵山三角崙山,東眼山,洪爐地山,北插天山,拉拉山,巴博庫魯山,李棟山,喀拉業山(3132),桃山(3324),池有山(3301),品田山(3529),大霸尖山(3505),伊澤山(3296),雪山北峰(3702),雪山(3884),志佳陽大山(3287),火石山(3308),大劍山(3597),大雪山(3529),中雪山(3172),白姑大山(3341),八仙山,有勝山,守城大山,眉原山等;與中央山脈在思源啞口交會。
雪山山脈之中、雪山最高,又是台灣省第二高峰;歐人稱為「西魯維亞山」(Mt.SHILUVIA),蓋因西元1867年英國軍艦「西魯維亞」號航行台灣東海時、遠眺此山而以該艦命名。日據時代日本昭和天皇就位前,以皇太子身份來台時,改名為「次高山」,其意則次高於玉山,台灣光復後改稱為雪山今名。
玉山山脈:
此山脈北側以濁水溪為界與雪山山脈相接,其西與阿里山山脈間有塔塔加斷層,計有治茆山(2916),西巒大山(3042),清水山(3007),望鄉山(3028),郡大山(3292),八通關山(3404),玉山北峰(3910),玉山主峰(3952),玉山東峰(3884),玉山西峰(3528),玉山前峰(3236),玉山南峰(3800),南玉山(3381),南面山(2825)等;與中央山脈在八通關交會。
玉山是台灣本島以及太平洋西緣弧狀諸列島國中最高的山峰,歐人稱為「摩里遜山(Mt.Morrison)」,是因美國商船亞歷山大號出航安平時,船員在海上遠眺此山,取船長之名而命名。日據時代稱為「新高山」,意則較日本本國的最高峰富士山還要高,光復才改稱玉山現名。
阿里山山脈:
在玉山山脈之西,此山脈比較低緩,舊稱為番界嶺,北起自台北縣鼻頭角,其中心經新店,內灣大湖、東勢、集集,南至鳳山附近為止,總長300餘公里,為第三紀中新世與解新世的砂岩及頁岩所構成。此山脈與玉山山脈一樣、被溪流截穿、應以濁水溪為界,北為加裡山脈,南為阿里山山脈。
加裡山脈以標高715公尺的半屏山為最低,以標高2616公尺的鹿場大山為最高。岳界所熟悉的中、短程山如燦光寮山,五分山,姜子寮山,司公髻尾山,獅子頭山,竹坑山,金平山,拉號山,鳥嘴山,尖石山,向天湖山,五指山,鵝公髻山,加裡山,東洗水山,馬那邦山,頭科山,九份二山,大岸山,集集大山等都屬於此山脈。阿里山山脈主要的山峰計有:鳳凰山,鹿寮山,大鞍山,金甘樹山,鹿屈山,大尖山,東埔大山,對高山,大塔山,塔山,小塔山,萬歲山,塔乃庫山,馬頭山,內英山等;平均高度在2000公尺左右。
其他山脈:
其他尚有本島北端的大屯山群:係由第四期初期噴發之安山岩質熔岩流與火山岩礫塊之堆積物,經風化侵蝕後所造成的一群山嶺、如七星山(1120),竹子山(1103),大屯山(1080),小觀音山(1075),面天山(977),磺嘴山(912),大尖後山(883),菜公坑山(832),紗帽山(643),觀音山(612),丁火巧山(472)等諸峰;均為幼年期死火山,在小觀音山與大屯山之西南,火山口地形尚保存良好,其中尤以小觀音山之火山口,其徑竟長達一公里。此火山群雖然長久以來休止活動,但火山的後期作用仍在進行中,因此這一帶仍可見硫氣孔及溫泉存在,處處都可聞到硫磺氣味。
至於汐止五指山列,有的將他歸納於大屯山群,含有玄武岩及其碎屑岩,計有開眼山(411),友蚋山(624),五指山(699),嶺頭山(451)等高峰。
登山起源
在18世紀之前,人類大都很害怕接近山區,總認為那是魔鬼居住的地方。後來逐漸有一些傳教士為了宣教不得不穿越山區,另有若干科學、植物學家也陸續走入山區做生態觀察、研究。同時因拜工業革命之賜而形成的實業家、工程師、醫生、公務員等社會新階層,由於有錢又有閒,就開始以登山當成主要休閒活動,並以登臨峰頂為追求滿足目標。到了19世紀以後,登山運動遂蔚為普世新人類風尚,並被舉世公認為無可否定的最佳戶外休閒活動。
台灣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使得幾條主要山脈中,有3000公尺以上高峰200多座,3000公尺以下峰巒更不計其數。然而高山雖多,卻因位於低緯度之熱帶或亞熱帶圈;3000公尺以上高峰冬季寒流來襲時會下雪,但通常都積雪不厚,也沒有雪崩、雪崖之危險。因而大多數的高峰峻嶺均宜從事登山活動。另外、台北市郊的北投大炮岩,基隆市郊的龍洞削壁二處天然岩場,可供喜愛攀岩的人們大展蜘蛛人雄風。
最先登上台灣第一高峰玉山主稜的是日人「鳥居龍藏」和「森丑之助」所率領的民族學調查隊;他們於1900年4月,沿阿里山稜線往上爬登,遂由「鳥居龍藏」首登玉山西山(3528M),另由「森丑之助」首登玉山北峰(3910M)。1906年10月又由植物學家「川上瀧彌」和「森丑之助」登上玉山主峰(3952M),並設置新高山(日本時代玉山原名)神社。翌年,美國駐台北領事「阿諾魯道」夫婦也完成玉山登頂,成為史上第一位女性登頂者。
日本領台初期,文明開化的波濤衝擊台灣全島;駐台的少壯軍、警,民俗、動、植物學家等都展開台灣山區探險活動,尤其是探勘中央山脈的調查和研究活動;其時的登山、探險盛況,反應了新興國民的蓬勃朝氣。
1920
~
1940年間,由熱心島民組設之「台灣登山會」、「趣味登山會」、「萬華登山會」,及由日人主導之「台灣山岳會」(於1926年12月5日在觀音山頂舉行盛大成立大會)。此後各機關、團體、學校登山部相繼成立,於是台灣的登山運動,日趨蓬勃發展。後因二次大戰轉趨激烈、而陷於停頓狀態。
1947年「中華民國山岳協會」的前身「台灣省山岳會」成立(二次大戰終戰後島內第一個登山社團)隨後在熱心愛山菁英前仆、後繼的力倡下,台灣的登山活動日漸普及,並由親近郊山、進而積極向中、高海拔竣峰推展。現今各地登山社團數以千計,愛好登山、健行人口多達四、五百萬人(約總人口數的五分之一),顯已達到掌握產業轉型的新契機。
台灣山區路的性質
有路總是比沒路來得好走,然而,在山上找路,需要對山的開發有基本的瞭解,知道為不同目的、由不同力量所造成的路,有何不同。以輔助自己找路判斷的能力。
1.
產業道路:為開發山地而建,多半年代新且隨時在維修。路線迂迴但有時相當陡,支線多且交錯複雜,兩側多半開發為果園、茶園、菜園或檳榔園。許多有鋪水泥,狀況好時多半可行車或輕鬆健行,遇大雨易發生坍方。
2.
越嶺路:早期為溝通山區村落而建,大小視村落開發程度而定,開設方式一般沿溪谷,走山腰而深入山區,視鞍部狀況,有時越嶺路會相當陡,有時則平緩。
3.
保線路:為維護電塔、電線而建,通常直上直下,亦會有叉路由主線分出,以維護周邊電線桿。如桶後越嶺道、能高越嶺道。
4.
林道:早期伐木或造林用的主要道路。多半深入山區,開設在極陡的山腰上,路基較穩,但停止維護後,很快會長滿茅草、發生崩塌。
5.
造林路:造林用的小徑。多半有許多支線,除了沿稜線造林的主要路徑外(如塔曼-巴博庫魯),還會有許多沿山腰的橫向聯絡道。造林成功時,造林路相當舒暢好走,失敗時,林相轉為雜木藤蔓,較難順利跟到造林路。
6.
木馬路:運木材的道路,多沿等高線開,平緩且路基實。
7.
警備道:日本時代所建,用以控制山區部落。路通常平緩寬大,有許多橋與棧道,路基好且邊坡有做水土保持(駁坎)。現多廢棄,被利用為獵路,原住民獵人口中的日本路,往往就是指警備道。
8.
香菇路:原住民種香菇所用的路,路基清楚但多半稜亂,連接不同香菇寮,盡頭無路,非通到任何特定山頭或越嶺。多半在中程山人跡罕至處會突然出現幾段。
9.
獵路:原住民打獵所用的路,可能分佈在任何地形,山腰、溪谷、稜線,沿路會有砍痕、獵寮與陷阱。有些越嶺路是過去的獵路所發展出來的。中程山勘查最常利用的路。路況視原住民打獵的頻度與季節而定,好壞差異大。
10.漁路:漁人捕魚捉蝦所走的路。常在溪谷兩側交錯前行,常會繞路與攀爬岩石。
11.牛路:放牧牛隻所走出來的。路基清楚且大,但很亂,行走其間要留意方向,並小心觸怒牛隻。
12.取水路:登山者取水用所走出的路。通常陡下溪谷,若在高山則常會有標示。一般由鞍部乾溝下切較常見,由一般山腰路下切較少見。
13.獸徑:野生中大型哺乳動物所常利用的路徑。路基有時很清楚,但多半低矮,人行走其間,常需彎下身軀。
沿路會有許多排遺、腳印,一般在人跡罕至或水源附近較常見。
14.愛玉路:原住民採愛玉所用之路。同香菇路,多半稜亂,以連接寮子為主,並有支線通往有愛玉的樹邊。路況視採愛玉的季節而定,通常在秋冬兩季。
[小結]
基本上,獵路、香菇路與愛玉路是類似的,路況好壞有季節性,跟行其間常會遇到原住民朋友。
林道、產業道路等也是類似的,有維修時往往能行車,是登山者進入山區的第一步。
越嶺路、保線路通常路況不錯,且會通達特定起迄點,是勘查中重要的根據。
而其他獸徑、造林路等多半不適合跟太久,往往會越跟越迷糊,還是要自己留心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