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喀羅國家步道走一遭(清泉—養老)(廚司登山隊)
2009/12/17(Day0)
17:30出發之前,氣象預報未來三天將有強烈大陸冷氣團南下。車子從台南北上,過嘉義之後,雨勢就一陣一陣降下來,惟不大,溫度在15度;風勢倒是愈往北愈強,車子行駛在南二高,風一吹,車身就會輕微搖晃,我們當場改變車行路徑,由南二高,於台中接中山高,新竹系統交流道再接回北二高從竹東交流道下平面道路,避開中二高清水的強風區。推估鋒面將在今天完全通過,對於隔天霞喀羅古道健行的天氣預測將是多雲有霧或偶有雨的天氣型態。竹東加油的時候雨勢變強,在新竹系統交流道要轉到北二高之前,登宏打電話過來說,桃山隧道高遶路段因雨與濃霧造成視線不清,要特別小心駕駛。竹東接竹122縣道。
20:30竹122縣道,在40.5K左右,遵照施工牌指示(新竹縣政府進行桃山隧道拓寬工程)右轉走白蘭部落替代道路,沒想到濃霧加上雨勢還真的濃到不行,原先只需要30分鐘就能通過的高遶路段,開了1個小時才又接回122 縣道。高繞路屬於9彎18拐路況,平常沒有濃霧或雨勢干擾,通過不難;不過現在由於這干擾,車輛大燈僅能照到前方2公尺遠,無法看清楚遠方的道路狀況,好幾次車輛輪胎差點滾進路旁水溝裡,或是撞到路旁的水泥護攔或電線桿。道路的行車線與反光標誌不足,是行車困難的主因,後來想到利用道路兩側的電線桿來作為車輛是否直行、左轉或右轉的輔助參考,不過也要特別判定電線桿是在道路的哪一側?想起多年前一趟元旦假期的嘉明湖之行,同樣也是夜間行車,同樣也是濃霧加雨勢的干擾,我們前車依靠省20道左側的護欄緩慢通行(左側靠近斷崖),後車則依靠右側山壁來作指示,前車已然安全到達林務局天池山莊(136K),後車卻因為沿山壁開,導致右側兩輪都滑進水溝裡(133K),隔天請拖吊車拖回台南修車,前後花了三萬多元。
夜間行車在山區道路,有車少人稀不會塞車的優點。缺點就是,山區如果濃霧或大雨(容易造成山壁塌方或落石)亦或是山區道路結冰,那危險性將是非常高,921地震時,台北飛鷹登山隊的車輛就是被地震的落石給擊中,全車15人不幸喪生的事件也是發生在夜間行車。夜間行車的另一缺點就是很傷眼睛,僅靠車燈微弱燈光照明前方道路,如同最近熱門話題使用3D立體眼鏡觀看「阿凡達」電影一般,在微弱光源下要努力的看清楚東西,容易使眼睛疲勞。
22:30慢慢開,抵達今晚的住宿地點「石頭城餐廳民宿」。此時雨下的更大了,隨行的團員問說,會不會影響到明天的行程,安心睡覺吧!明天會是個好走路天的。
2009/12/18(Day1)
05:30起床吃早餐,雨在稍早的時候停歇了,不過霧氣還是很凝重,開車前往登山口也花了1個小時的時間。
07:10抵達古道石鹿端入口處,H1620,大夥兒在解說牌前指指點點,想對這兒的歷史多做一分的了解。
解說牌文字:
1)歷史:約莫兩百多年前,泰雅族基納吉群的部族分支,向西翻越過霞喀羅大山稜脈之後,徙居於溪流域內的山麓地帶,胼手胝足的族人們,奮力耕墾山田,並在此間廣闊的林野,繁續後代如枝開散葉。而活躍原始森林裡的族人身影,就是以強悍著名的Syakaro(霞喀羅或石加鹿)。(註:SYAKARO,為泰雅族語,意指烏心石這種樹木)
2)五峰的霞喀羅部落群:曾讓其他族望聞生畏的霞喀羅群四社,早年恣意縱橫於霞喀羅溪兩岸這深廣山林中。除了與警備道同樣位居溪北的木喀拉卡社(Mukeraka,原居庄子駐在所下方山腹)之外,其餘三社皆在隔溪對岸的山脊,自東向西,依序是:天同社(Tenton)
、羅卡火社(Rokkaho)、野馬敢社(Yabakan)。
而天同社族人後來被遷移至瀨戶駐在所附近(今民生部落),在昭和年代,篷然勃發的登山探險時代,天同社族人常擔任著隊伍的嚮導與挑伕的腳色。
3)族人的生活:(1)文化特質:在泰雅族原有理念裡,「出草」代表著繁複多重的意義。而「紋面」則是本族榮譽的表徵;男子需有勇猛英雄事蹟,女子需要擁有精湛的織布技術才具有資格。
(2)生活習慣:族人有傳統的分食習慣,獵物分配族人,目的是要確保老幼婦孺均享足夠的食物。樂於互助,生命共同體的認知遠勝於漢人;樸素可貴的傳統令族人引以為傲。
(3)傳統信仰:山川萬物皆有其源生傳說,而族人堅信著祖靈掌理著每樣事物,人們應依循著祖靈律法與各種Gaga(規範)而行。
07:25出發,進入古道。霞喀羅國家步道平緩易行,從西側海拔1600公尺左右緩緩上升至古道最高點H2000,再緩緩下降至東側養老端H1250,全程22公里,每0.5K立有石柱里程基樁。枝幹上紅榨槭的葉片大部份都由紅轉枯黃或是掉落;但偶而幾株全紅或紅黃相間的植株還是讓人驚艷,或是地面上紅葉鋪道的樹葉地毯讓人駐足再三。
07:45 步道緩升,不久通過1K處,往前不遠, 指標叉路,左往羅山林道,100公尺處設有公廁(公廁沒有水源沖洗,馬桶都滿溢黃金而阻塞);右側路標指示往高橋山(1923峰)與民都有山。兩側都不取,直行。(005)
07:55緩上一座木梯, 抵田村台駐在所遺址(約1.3K,H1760),步道旁設有歷史解說牌,右側尚存日據時代石砌駁坎遺跡及大片柳杉植林,拍照後續行。(006、007、008)
解說牌文字:
1)田村台:大正九年(西元1920年)後,此地成為甚具關鍵的戰略要地。大正十一年時(西元1922年),日人在此設置了「田村台駐在所」,並在其西側小丘上設置了四門大砲。大正十四年(西元1925年),更從此地往南開鑿綿長的「鹿場連嶺警備道」,由於佔地甚廣,沿線各駐在所員警經曾來到田村台參加劍道比賽,在昭和年代,此地更成為山野調查與登山健行所必經休憩的重要轉驛站,並設有「酒保」供應所需糧食、煙酒等生活物資;可想當年的絡繹景象。時至今日,因柳杉林遮蔽了部分遺址,但保留存的大門坡道,右砌下駁坎,方正拓平的寬闊基地,西側山丘遺留的夯牆石階,東側緩坡間戰壕遺跡等,仍能讓行履至此的遊客遙想當年的情景。
2)日軍大砲與部落存亡:自霞喀羅駐在所(石鹿)到田村台,短短不及5公里路程,計設置了四個駐在所(霞喀羅、小林、庄子及田村台),其目的是為了監控霞喀羅群各社族人,特別是位在警備道下方的木喀拉卡社(Mukeraka)與臨溪對岸的天同社(Tenton)。田村台西側頂丘,由於視野所及,恰可鎖定上述諸社,因此配置四門大砲,強力壓制!相對於日警進步的槍枝與砲彈,和「有效」的戰鬥策略,部分的霞喀羅群族人因不堪連番遭襲而無以維生的窘境,終於黯然講求和解。但也仍另有族人,在北坑溪上游一帶,憑高恃遠的與日警繼續抗爭十餘年。
3)警察生命線:
田村台附近所看到的杉木電話線桿,在日治時代為沿線各駐在所間重要的聯繫工具,是日本警察的生命線。當時警察為避免線路遭原住民破壞,以硬度較高的鍍鋅鋼線做電話線,並隨時巡查線路維持暢通,以為駐在所間戰備支援聯繫。
08:13過2K。右側可見雲霧中的霞喀羅大山(古道在霞喀羅大山西北側山腰以接近等高線海拔盤旋),在2.5K之前有「霞道風情」解說牌,短短500公尺還真的有好幾株紅翻天的尖葉槭生長其間,途中還有一處林木粗壯參天的空地,在此小休吃點乾糧。(009、010、011、012、013、014)
08:36從2.5K出發,此段步道急升,設有繩索木梯(部分毀損,前天下雨,木梯濕滑),全隊依序小心上攀,最高點處好像有棵紅豆杉,旋即就下降到紅葉步道。續行。(015、016)
08:49 霞喀羅大山稜脈與古道銜接的越嶺點(H1980)。(017)
08:50抵達3.0K,1分鐘後到達霞喀羅大山登山口(3.1K處,H1970)。(018)
霞喀羅大山小簡介:
霞喀羅大山海拔2234公尺,又稱石鹿大山,山頂立有一顆三等三角點,編號6240號,另有一顆山字森林三角點及頭前溪保護區界碑。霞喀羅大山是兩支泰雅族群(基納吉群與霞喀羅群)的獵場分界,同時是東側的薩克亞金溪與西側的霞喀羅溪兩流域的分水嶺。霞喀羅大山的登山口位於霞喀羅古道清泉端古道入口3公里處,由此處登山爬昇220公尺,來回約一小時左右。
08:55陡降一個木質長棧道,棧道溼滑難行,利用倒退嚕的方式緩緩下階,3分鐘後又遇一座腐朽的木棧橋,自此之後到白石駐在所的木棧橋都有腐朽、變形、脫落的現象,今年新竹竹東林管處發包維修東段到達白石吊橋的步道,隔年應該還會發包整修西段的步道才是。(019)
09:02過3.5K。通過沒多遠,右側山壁活水源,清澈無比,水量不大,用空寶特瓶慢慢接取,等會在白石派出所煮午餐時會用到。(020)
09:30過4.5K之後,左側一株巨樹的枝幹上長滿了蕨類,顯見此處終年潮濕,研究顯示古道這裡還曾經發現觀霧山椒魚(Hynobius
sp.)的蹤跡。(021)
09:31抵達古道最高點的鞍部處,約在4.9K位置(H2020),附近是松下駐在所遺址所在,周邊有高密的箭竹叢擋道,看不出駐在所確切位置,撥開箭竹、往北側前行約10公尺處,一棵樹上釘有登山隊指示路標,左往(麥巴來山、霞山),直行往霞山(走廢林道不經2203峰,較好走等字樣),拍照後退回古道上。自此步道開始緩緩下降,沿途電線桿、鐵線、絕緣碍子三不五時的出現,顯見此處日警駐在所配置之密集。(022)
09:50過6K基樁,隨即抵達 楢山遺址大門叉路,入口有石階往上,先循階往上查探,只見得明顯駁坎,拍照後退回步道上。
09:58 楢山駐在所遺址解說牌空地,里程約6.4K(H1980)。拍照後續行。解說牌前一個類似煙囪造形鐵質的東西掛在一截樹幹上,推估是當時生火取暖的裝置。(023、024)
解說牌文字:
1)楢山駐在所:楢山駐在所設於大正11年(西元1922年),位在霞喀羅大山東伸的凸稜間。因附近盛產椎茸,原命名「椎山」,但是當年誤植寫做「楢山」。在較無衝突而顯得平靜的昭和十年(西元1935年),日人於地處適中、風景優美的駐在所附近,增設醫務所。戰後國民政府接收使用,改稱「青山派出所」,直到民國58年,因房舍年久失修不堪使用而裁撤。如今,雖幾無明顯建物的駐在所遺址且四周已然間生著人工造林後的通直杉木,卻俱見完整夯土屋舍的幾處牆垣遺跡,所散發漫生的歷史幽韻,仍十分引人駐足遐想…
2)深受重視的生態工法—石砌駁坎:在各駐在所與警備道沿線的部份路段,雖經歷大半個世紀的歲月洗禮,仍可看見一些完好的石砌駁坎,尤以楢山遺址為最。這些駁坎即使覆蓋著一層綠苔會匐生莖蔓,亦無損其堅實的屹立。大小石塊被精算工整的漸次堆疊於坡面的構築方式,既對當地自然環境的傷害最小,亦可達水土保持之效。請您仔細觀察這片石砌駁坎與目前步道沿線的駁坎,以前的工法跟現代的工法,有何不同?
3)夯土牆造屋:除了石砌駁坎之外,在遺址間,最具體可察的便是成片、成段的夯土牆垣!夯土,可說是古早的「混凝土」,利用黏土、碎石及稻草莖,加水攪拌後,到入厚木製成的模板內均勻搗實,靜待一~二月,乾燥後就是堅實的夯土牆,用以築牆。這種牆面,具有冬暖夏涼的好處,但是不耐雨水,因此通常會於外層釘上木板來保護。
10:09 抵7K處,續行不久即出現不少殼斗科的果實(栓皮櫟,步道上的解說牌稱呼「戴著斗笠的果子」),是赤腹松鼠或條紋松鼠等齧齒類動物最愛的食物。(025、026)
10:26 抵8K處,路徑平緩,過8.5K後,步徑上滿滿的紅葉,讓人不忍心踩踏通過它,先拍照留下證據。(027)
10:41 抵9K處,從9K至9.5K有兩處木棧橋損壞,第二個木棧橋下還有水源(9.3K);9.5K至10K還有一座損毀的木棧橋,毀壞崩離的橋面,加上前天的大雨,溼滑難行。9K到10K是整個古道最難走路段,最主要是多處木棧橋搖搖欲墜或腐朽,加上橋面濕滑,行來有點困難,這一公里走了40分鐘。(028、029、030、031)
11:20抵10K處,不多遠遇朝日駐在所解說牌(H1720),解說牌對面依稀可見兩塊平整的營地。(032)
解說牌文字:
朝日:發現了嗎?日人選建駐在所的通則?假使翻開您手中的地圖,等高線的曲曲折折,將清楚地揭示答案!沒錯,在伸向溪谷的山脊凸稜附近,由於位置的居高臨下,視野良好,往往就成為設置駐在所的最佳覓地。位在霞喀羅大山東南長稜的「朝日駐在所」,恰是一個具體範例!饒富詩意的駐在所名稱,是因為在此可迎接清晨的第一道曙光而得。駐在所座落於高出步道之上的森林間,如今留有石砌駁坎與夯土圍牆等幾處餘跡。在此,仍要提醒您,遺址的維護與珍惜,端賴於你我共同的努力。
11:21 小溪谷水源,其上有木棧橋架設,木棧橋完好,通行無礙。(033)
11:23 抵霞喀羅吊橋,鋼製吊橋,橋長約30公尺,每次通行人數限10人,拍照後續行。過霞喀羅吊橋不遠處遇有一木棧橋,木棧橋另一端有一水管接於山壁,水源不絕,應是最接近白石駐在所的穩定水源。(034、035、036)
11:32 抵11K處,再行即遇一橋面陷落的木棧橋,小心通過。(037)
11:39一座大抵完整的木棧橋,橋前有紅葉鋪地,煞是美麗。(038)
11:47過11.5K基樁後,步道兩旁平緩了起來,樹種也與先前所見不同,顯然已經接近白石駐在所。
11:50抵白石(薩克亞金)駐在所(11.7K,H1629),白石派出所兩棟主體建築尚稱完好,一棟應為昔日辦公廳舍(夯土牆面在此可以看的非常仔細,裡面空蕩蕩,樑柱斜傾、牆面斑駁、門窗破損,隨時有屋頂垮下來的可能),另一棟應為當年駐警宿舍,隔成四間(一個小客廳,兩間通舖,後面一間應是廚房,有看起來像灶的建物,同樣也是隨時有屋頂垮下來的可能)。門庭前廣場,有一個用啤酒瓶圍成的小圓丘,約兩公尺直徑,旁邊有營火痕跡,是古道中途休息站及紮營的好地點。在此做大休息及吃午餐;吃完麵之後,在派出所門前來一張大合照。(039、040、041、042、043、044)
解說牌文字:
1)白石(薩克亞金):白石又稱薩克亞金,泰雅族語Sakayachin意指可用做磨利刀鋒的亮白石頭。在1917年(大正六年)與1920年(大正九年)兩次霞喀羅群與日警的嚴重衝突之後,即所謂「霞喀羅事件」,薩克亞金社基於血親同盟的關係,曾展臂容納來此避難的部份霞喀羅群族人。而此處在警備道開通後更被日人視為重要的戰略據地,於1922年(大正十一年)設置薩克亞金駐在所,在東翼小丘上設有砲台、西側設有瞭望台,原基地四週並設有削尖木椿與夯土雙層圍牆,可謂戒備森嚴。自1926年「鹿場連嶺道路」系統完成之後,此地成為通為檜山方向的起點,與田村台並列為當時登山健行的重要驛站。國民政府於36年接收後改稱「白石派出所」,直至民國78年隨著最後一名駐警的離開,而正式終結了這條舊道的警戒色彩,取而代之的是行旅山間的人們休憩落腳處。
2)前人的軌跡:此處大部分的遺跡,淹沒於高大密生的芒草、蔓叢裡。遺留在此的幾棟建築,分別是改建於民國五十八年的白石派出所(中式木造平房),外觀尚稱完整,內設兩間通舖的宿舍,而派出所左側的白色混凝土建物則是目前石門水利局設置監測此地水文資料的水文觀測站。各位愛山的朋友們,提醒您,當休憩或宿營於此地時,請多加珍惜這片全民共享的建物遺址與山林資源,讓我們的下一代也能欣賞到這些先民的歷史遺跡。
3)白石之美:在這片廣袤的腹地上,一草一木皆見證過雜沓紛擾的歷史雲煙。例如日治時代栽植的日本板栗孤倨於旁,國民政府接收後栽植的山梨樹sorb、高大昂立的台灣泡桐,且散生的幾株緋寒櫻、舖滿遍地的射干菖蒲與小巧的韭蘭等,年年依序開花結果,當過去已成歷史,我們漫步行走其間,靜聆著山鳥的群鳴,可能巧遇條紋松鼠那嬌小輕靈的身影,甚或兀自漫遊覓食的白鼻心,優遊林間或與動物們的不期而遇,都將引發源自心靈最深層的悸動。
12:55離開白石駐在所,繼續往東。
12:57抵12K處,歩道楓葉鋪地,路況呈之字往下。(045)
13:06過12.5K後又見絕緣碍子,沿途也有類似殼斗科植物(栓皮櫟或卡氏櫧?)的果實散落。(046、047)
13:15過13K,左側可見薩克亞金溪溪谷,谷中幾株紅葉隨風搖曳。
13:18接近白石吊橋前有一片高達十數公尺的頁岩岩壁,路上剝落的黑色岩屑與紅葉產生的強烈對比,相當引人注目;在橋墩前十餘公尺處還有一處地基陷落區,僅靠一根竹竿支撐,每次只容一人小心通過。(048、049)
13:21白石吊橋(13.2K,H1350),建於大正十年,橫跨薩克亞金溪,吊橋長145公尺,橋面寬0.9公尺,與薩克亞金溪落差90公尺,從吊橋往下俯視,湍急的溪水,在巨大的溪石間激起白色水花,極具震撼力,行於其上,搖晃的橋面,對有懼高症的人來說可是一大挑戰。吊橋的鐵線圍欄上纏繞著愛玉藤蔓,枝繁葉茂,夏天應該是它們豐收的時節。(050、051、052、053、054、055)
解說牌文字:
白石吊橋:最初建於1921年(大正十年)的白石吊橋,為運補車輛的順暢,橋寬達1.2米
,日人離台後,原功能已消失,於是在民國36年二度修建時,橋寬遂縮改至90公分,總長145公尺。曾因使用日久且遠在深山無人管理,但近年慕名而來的人漸增,因而再次整修啟用。除卻當年的伐肅殺氣,映照著昔日風華!橋下潺湲清澈的薩克亞金溪,年年映照著的是早春時節的櫻花紛飛與晚秋的楓紅點點!俯仰此間壯麗山川的同時,要提醒自養老方向入山的遊客,白石吊橋是您一日遊的終點折返處,若欲西往清泉方向續行,務請攜帶完整裝備,並沿途注意自身安全與遵守步道相關規定。
13:31吊橋過後,步道路基掉落於溪谷中,須沿溪谷旁岩壁下切,再上攀接回原步道,有木階梯輔助。(056)
13:34過13.5K。
13:42崩塌地,拉繩陡上,不久接回古道,一些崩塌及腐朽的步道設施,已在整修,只是尚未全面完工,還是得注意安全。(057、058)
14:09過14.5K。
14:10抵武神駐在所解說牌(14.6K,H1430),上層駐在所遺址現搭有竹寮,拍照後退回續往養老方向前進。(059)
解說牌文字:
武神駐在所,位在布奴加里山的西北支稜與對岸的見返駐在所,隔著薩克亞金溪兩相峙望,也互通著步道監視部落的動靜。本所原設於霞喀羅警備道路甫完工時的警力配置高峰期(西元1922年,大正11年),但在五年之後,即裁撤煙沒於林野間。武神原址座落於步道上方,分有上下二層,除基地駁坎與坡道部份尚稱完好,已不見任何建物遺跡。行走於此,不妨放緩腳步,發覺精緻的堆疊石砌駁坎之餘,您或已發覺,樟楠植群特有的清雅馨芬,瀰漫於林間。
14:19 抵15K,隨即 通過新建鋼橋(欄杆尚未架設完畢),古道通行順暢,先前因颱風造成木棧橋毀損,古道無法通行,需下切溪谷後再上攀竹林,直接銜接步道16.5K,目前林務局已經著手整修東段路面。薔薇科植物的鮮紅果實令人垂涎,歩徑旁還有一個疑似木炭窯的洞窟。(060、061、062、063)
14:28抵15.5K,不久又通過一座新架設鋼橋(欄杆尚未架設完畢)。(064)
14:35 抵16K處,約在16.2K左右通過一座鋼橋(欄杆尚未架設完畢),橋下流水潺潺,橋面下還分部幾個小深潭,夏天來此一游,當真清涼又消暑。(065、066)
14:57 通過大崩塌地後接上竹林地。竹林過後就是馬鞍駐在所附近最有名的賞楓區(16.4K至17K)。人行古道上,原先是觀看對岸整片山野的紅葉楓香林, 不久走進楓香林裡,香氣撲鼻而來(想像中),楓林景致一步一景的展開。9067、068、069、070)
15:05 抵馬鞍駐在所遺址(17K,H1400),路旁設有木椅可供休息。(071、072、073)
解說牌文字:
馬鞍:此處為駐在所遺址,位處養老山西稜小鞍部間,建置於1922年(大正十一年)
,而於1959年廢棄,以最早開墾立戶的泰雅族人Mawan為名。現地仍留有大門石階,依稀可見的夯土牆垣等遺跡,撤棄後間生著緋寒櫻、長梗紫麻等植株與蔓藤。由於早年香菇栽培熱潮緣故,此處為一大面積的楓香造林地,但隨著時事更迭,佈滿山谷俱已成蔭的楓香成林,已不做香菇栽植用材,卻反而成為最佳的賞楓據點,不論是春初的嫩綠新芽、或是深秋寒涼的黃葉繽紛,晚冬的蕭索枯枝,都讓來往路過的旅者,不由得地停下腳步,留戀沉醉在一片徐然幽遠的境地中。
15:39抵粟園駐在所遺址(18.2K,H1500),遺址滿佈竹林,風景優美。(074、075)
解說牌文字:
粟園:粟園一帶舊稱塔拉卡斯(Tarakkis),曾是泰雅族基納群所居住的塔拉卡斯社,Tarakkis指的就是其主食之一的小米,其間高大鬱閉的叢生竹林,恰是人類活躍於此的最佳證明。因為桂竹與泰雅族人的生活息息相關,舉凡屋舍的建造、山區飲水的用管,到竹簍編織、口簧樂器…,缺竹不可。日人亦曾於1919年(大正八年)在此設置頗具規模的塔拉卡斯警官駐在所,並延續使用至民國48年後才告撤廢。現地竹林裡猶可見到寬綽的原址基地與部分夯土圍牆。
粟園駐在所遺址過後,走在林蔭下,天色有些陰暗,加快腳步往養老端前進。
15:49抵19K處,隨後出現木炭窯遺址解說牌,歩道旁炭窯完整。(076)
解說牌文字:
木炭窯:漫步於步道的您,可曾發現密林草叢間,幾處做工精緻的圓形內凹洞坑?尤其是鄰近駐在所的前後,就更容易發現其蹤影!那就是早期製造木炭所需的悶燒用窯。當年霞喀羅警備道沿線的駐在所警丁,將林間選材(油脂少、密度高,燃火時無嗆人炭煙的木材,如九芎…等)送進窯洞中,填土加以悶燒完成後,就成為日常生活裡溫湯煮水、寒冬取暖時所不可或缺的木炭燃料。
16:04續行過20.5K之後,陸續通過幾座樹木枝幹搭建的木橋(新架設)。(077)
16:17過21K後,視野開闊起來,薩克亞金溪對岸的山頭霞山、錦屏山等也露出下半截身影。步道下方有開墾地種植水蜜桃,有鐵皮工寮一座。(078)
16:22又出現一座木炭窯。(079)
16:25過21.5K不遠見到施工人員的農用搬運車,工程人員利用搬運車、機車、人力背負、索道架設等方式將工程材料運進古道內維修使用。(080)
16:30 霞喀羅古道養老段步道入口,設有步道解說牌,拍照後續行。(081)
16:34 抵古道終點22K處(H1250),立有養老歷史源由解說牌,有腹地可迴車,接駁車輛即停於此處,在此吃水果休息,等會將驅車前往鎮西堡民宿,明天將前往B區神木一遊。(082、083、084)
解說牌文字:
1)尖石的養老部落:在塔克金與薩克亞金這兩條溪所夾的山稜之間,盡是基納吉群人的生活天地,養老(Yoro,族語原意是指穀倉的防鼠板)亦是其一!舊養老部落在民國八十四年發生山崩土石流之後,族人們遷移到原是哈嘎(Haga)舊社一帶,而成為今日的養老部落。
來到海拔高約1240公尺的步道口,由此入山或緬懷宿昔,或靜體天心,都是行走霞喀羅無可言喻的特殊經驗!
2)遷徙:泰雅族基納吉群(Kinaji)的族人,自發祥地Pinsabukan(今南投仁愛鄉瑞岩部落),經歷輾轉遷徙之後,來到大霸尖山向東北延伸的支脈兩側,塔克金溪與薩克亞金溪的沿岸之間(大漢溪源頭),最後在Cinsbu(鎮西堡)定居下來。其子孫自此分散在塔克金溪以西的廣大坡地間;部份族人更翻跨過霞喀羅大山,抵達霞喀羅溪流域,而成為霞喀羅群諸社族人的祖先。因此,既使相隔著海拔兩千多公尺的高山稜脈,兩地族人依舊維持著血親與姻親的緊密關聯,更擁有聯攻共禦的同盟情誼。
1917~1920間,霞喀羅事件掀起的同時,薩克亞金一帶的基納吉族人暗助霞喀羅群或讓部分來此投靠避居的霞喀羅群族人得以安養生息。這樣患難扶持的真摯情義留予後人深深的敬仰與傳頌。
3)看見生命:文化是根,加以傳承,就有希望。泰雅古訓在老人低吟下流傳著:我們都是祖先留下來的好子民,祖先叫我們不要躲避,要勇敢的站出來;我們要像竹林底下不斷冒出來的箭筍。祖靈也叮嚀著我們:站在這塊土地上,好好的生活,不要做出會令祖先蒙羞的事情來,應該要遵從我們的Gaga(規範,禁忌,習慣…等意),不管從前如何,那都已成過去,現在我們要重新開始,作為祖先的後代,本來就應該心手相連,邁向未來。
霞喀羅古道西段危橋!!(2009/12/18)
白石駐在所!!(2009/12/18)
白石吊橋!!(2009/12/18)
冬天古道上的楓情!!(2009/12/18)
鎮西堡巨木區潺潺溪水!!(2009/12/19)
鎮西堡巨木參天!!(2009/12/19)
鎮西堡巨木區寒流來襲,蛛網都結霜了!!(2009/12/19)
秀巒溫泉上方的楓樹長出嫩葉!!(2012/03/11)
吊橋上不同的綠所構成的景色!!(2012/03/11)
山櫻花搭配鎮西堡民宿的拙樸!!(2012/03/12)
鎮西堡巨木參天!!(2012/0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