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西稜(廚司登山隊)

雪山西稜是雪山主峰西分的支稜,其主稜既長,支脈亦多,且由雪山主峰至中雪山直線距離僅22公里的稜脈上,即佇立著16座超過3000公尺的山頭,而列名百岳的則只有中雪山3172公尺,大雪山3530公尺,頭鷹山3510公尺,以及火石山3310公尺等四座有三角點基石的山峰,然而除了頭鷹山和火石山的峻峭,大雪山、匹匹達山大草原外,還有岳界四大天王「林文安」先生殉難的中雪山,而使的此線更加出名。

攀登百岳
雪山東峰,標高H3201公尺,三等三角點6304號,百岳No.74
雪山主峰,標高H3886公尺,一等三角點,百岳No.05
火石山,標高H3310公尺,三等三角點6613號,百岳No.50
頭鷹山,標高H3510公尺,三等三角點6612號,百岳No.26
大雪山,標高H3530公尺,二等三角點1545號,百岳No.23
中雪山,標高H3172公尺,三等三角點6611號,百岳No.79

2009/11/05(Day1)

07:00
從新化出發,希望趕在中午時分通過武陵農場茶莊以北100公尺之隘口施工交通管制哨,11:30車子就抵達梨山,預告今天的行程將照表操課。12:00於梨山吃完午餐之後,車子直奔武陵農場雪山大水池登山口。
12:40
抵達雪山登山口(H2140)停車場,下車後將裝備整理打包,接駁車趕在下午一點前離開管制哨,否則就要等到下午三點才能離開武陵農場了。登山口管制站繳交入園入山證,管理人員要團員們背出自己名字的身分證字號來查核身分,之後觀看登山安全影片。13:10背起背包,正式通過大水池登山口。
13:45
循之字型坡道到達0.9K處的休息區,原本休息區可以看到中央山脈南湖大山與中央尖山的英姿,不過隨著年月的流逝,周圍植林越顯高壯,枝葉繁茂,已經將天空遮蔽泰半,視野也就大受影響,許多隊伍都只是路過而不加以停留了。
14:20
抵達今晚的宿營地點七卡山莊(H24632.0K),初到之時,山莊裡面就一位志工(等會上三六九山莊)與一位布農族挑夫小高。不過到了晚間陸陸續續進來了五、六支隊伍,山莊裡面頓時熱鬧起來。
撇開人員不談,七卡山莊可說是國家公園山區裡面最舒適的一棟山屋,高度適宜(沒有發生高山症的問題),整棟山屋男生、女生廁所分兩邊,有廚房,有水龍頭區,還有晾衣間,床位寬敞,走道還加寬,最棒的是:頭頂都有天棚,出入各間都不會淋到雨,水源一年四季充足,水質甘甜。缺點就是離雪山主峰太遠,當日往返太費時費力,許多登山隊伍都只是當成中繼站,稍微休息一下就往三六九山莊挺進,所以七卡山莊,往往都是空蕩蕩的。
兩點多屋外氣溫19度,在廚房煮薑母黑糖茶與團員們閒話家常。邱醫師,還特別攜帶了一組簡易式血氧計上來,每位團員都給它量上一量,看看自己的心跳與血氧量。團員們的心跳從85/每分鐘,到110/每分鐘,不一而足;血氧大致在88%96%。心跳數高是否與血氧量呈正比,並沒有一定的關係,倒是來到高海拔山區,心跳數與呼吸次數普遍提高,似乎心臟與肺臟正賣力工作想填補高山氧氣濃度的不足。血氧量在平地大約都有98%左右,低於95%左右就有點不太正常需要看醫生;在平地血氧量要達到100%需要藉助高壓氧的補充才能辦的到。
隨著海拔高度的提高,氣壓下降,空氣濃度也跟著下降;海拔3000公尺,氧氣濃度從海平面的21%,降至14%。氧氣濃度減少,但人體需要的氧氣量卻沒有改變,此時身體為因應氧氣濃度下降的辦法,就是提高血液裡面紅血球的數量與增加傳氧效率,這種轉變在身體自然應變機制下需要一段時間來完成工作,也就是所謂的「高度適應」。
17:00
全員已經吃完晚餐,等待日落好就寢,好應付隔日重裝上雪主再到翠池山屋的行程。此時其他隊伍陸續進駐,推估他們可能受到武陵農場茶莊以北100公尺之隘口施工交通管制而延誤。
17:30
部份團員在屋外等星星、月亮升空;其餘的都在寢室內安睡,突然的30秒天搖地動,把大夥驚醒,打電話詢問的結果是南投名間發生芮氏規模7.0的地震,還好沒有什麼災情發生;18:30左右又發生一次規模5.5的餘震,這次就沒有人大驚小怪了。睡覺吧!不過陸續進駐的隊伍還真吵。

2009/11/06(Day2)

04:00
屋外溫度顯示10度,滿天星斗,說明今天是個好的走路天。步徑也是之字型坡道,每100公尺距離都需要花個5-10分鐘來走。計劃到4.0K的哭坡觀景台看日出。摸小黑走夜路,看不出路程的陡;夜間涼風拂面,身體也沒有流太多汗。
05:08
抵達3.40K,指示牌寫的往登山口3.5K;往三六九山莊3.5K
05:41
哭坡(H3000)到了。天色才矇矇亮,預告我們將在此停留一陣子,溫度顯示6度。日出在06:05左右,在這二十幾分鐘內,欣賞太陽上昇秀,觀賞完全免費,唯一需要的是禦寒衣物。不曉得在哪裡看到的文獻說,身體照射日出與日落前後10分鐘的陽光,能夠幫助身體更為健康。身體能否因為曬太陽而更好倒是其次;欣賞日出日落的光采變化,才是登山的重點之ㄧ。觀日出,等的身體都冷了起來,往哭坡挺進,一來追點時間,二來運動來暖身。
4.5K
過後,紅色葉片的巒大花楸開始出現,有些還參雜黃色葉片,一路到7.8K進入黑森林之前表演一段秋天的紅葉秀。

雪山東峰前看中央山脈北一段的日出!!(2009/11/06)
 

06:57登上雪山東峰,東峰告示牌標高終於標示正確的海拔高度H3201,之前都是寫3150公尺。不曉得是哪位熱心人士噴的漆?

雪山東峰與雪山主峰!! (2009/11/06)

雪山東峰正確的海拔高度3201公尺(原先寫3150公尺)
 

07:41途經步道上第一顆圓柏,大約在6.1K左右,海拔大約H3100,對應旁邊的二葉松植株,顯得相當特別與孤獨。

抵達三六九山莊前第一顆圓柏 !!(2009/11/06)

森氏杜鵑滿布整個雪山步道!!!(2010/04/14)
 

08:00抵達三六九山莊前100公尺處,此處的巒大花楸相當多且色彩豐富,對照山莊水塔旁的玉山當歸綠葉更顯秋天的特色。山莊水源充足,在此休息吃午餐補充體力,好應付等會重裝過雪山主峰。邱醫師再度把血氧計拿出來幫隊員一一測量。大夥的血氧量普遍降至86%92%,心跳數也提高了幾下。於山莊休息了一個鐘頭,才再度背起行囊離開。

三六九山莊旁邊的巒大"紅"花楸!!(2009/11/06)

三六九山莊後邊山坡被火焚燒後的景象!!(2009/11/06)
 

7.1K7.8K的之字型坡道,是拍攝巒大花楸最佳的地點,不管是我們還是其他隊伍無不駐足盡情拍照。

黑森林下緣的巒大花楸!!(2009/11/06)

山友們奮力往黑森林挺進!!(2009/11/06)
 

10:37黑森林營地小休,很棒很舒服的森林營地,可容四人帳篷好幾頂,水源從8.8K處背來即可。在此遇到昨天一起在七卡山莊住宿的台中山友,彼此寒暄一番,黑森林營地有兩株樹幹中空的冷杉,是拍照的熱門景點。
11:06
走的有些氣喘吁吁,抵達9.5K處,此處已經是圓柏林的地界,再度與台中山友於此小休,海拔高度顯示H3450。邱醫師再度把些氧計拿出來幫團員們與台中山友們測量,有些人血氧量降至78%,心跳數高達120/每分鐘,可見隨著高度的上升,血氧量下降與心跳數提高。
11:30
抵達9.8K圈谷(H3550),正式離開黑森林進入雪山冰斗範圍,中午時分到達,圈谷附近雲霧繚繞,雪主與北稜角都躲在雲朵裡面。台中山友分享他們所帶上來的柳丁給我們解渴,感謝啦!
12:10
爬到10.4K指示牌小休,早上四點重裝從七卡山莊上來已經經過了八個鐘頭,大夥都累了,無法再維持一定速度魚貫上行,團員們二二六六的各自登頂雪山主峰(H3886)10.6K處還發現此行唯二的兩塊冰塊,顯示溫室效應真的一年比一年嚴重,以往8.7K8.8K水源處在10月初,都已經結成冰瀑,甚至還有冰鑚掛滿岩壁的景象,在這兩三年來都沒有發生。有專家學者提出說明說,其實溫室效應並不能解釋,這幾年氣候異常、地震海嘯頻繁、火山爆發的所有現象;應該是2012年地磁的180度轉變,才會有如此劇烈的天候變化。

雪山主峰步道10.4K休息!!(2009/11/06)

海拔3800公尺處的冰與岩!!(2009/11/06)
 

登山活動與其它的休閒活動最大的不同點在於,登山是比較長時間的體能輸出,要和緩的(有計畫的)輸出與補充體能,尤其身上還揹著沉重的裝備;如果急就章,希望在短時間內或迅速的達成目標,身體多半採用無氧呼吸的方式來產生能量,而無氧呼吸無法將食物完全燃燒(氧化),所產生的能量不但較少,也會造成氧化不完全的代謝產物『乳酸』的堆積,乳酸一多就會影響血液的酸鹼平衡,使得肌肉無法正常的收縮,當然也就走不動了。行進時,充分採用(進行)有氧呼吸來將食物轉換成能量,耐力亦較持久。
10.8K
以上滿眼都是被火焚燒過後的圓柏枯木,一整片的白枯木也體現『數大便是美』的真理。雪主附近紅葉的玉山小檗也相當搶眼。
邱醫師的血氧計於雪主得了高山病,電池電力可能因為寒冷,無法正常輸出,儀器也就掛點,至此之後就沒有再拿出來測量了。
13:30
於雪主休息夠了,往翠池出發。
13:35
雪主與北稜角鞍部,遇到昨天的志工,言明翠池山屋沒人,我們應該是唯一住宿的隊伍。往左下,經碎石坡往翠池,碎石坡相當陡峭,有些路段都是細細的小碎石,這種環境的介質結構很不穩定,每下一步都往前滑動一步;腳點所施加的推力,不易產生有效的反作用力,還好不必走回頭路了。走這種鬆散介質結構的路面最好的方法是:腳點的接觸面積減少,增加腳點與地面接觸的角度,如此在鬆散介質上施力的角度增大,可以減少介質順著施力移動的相對滑動,而得到較多的反作用力bra bra bra…
14:00
過完碎石坡,進入圓柏林小徑。有些植株直徑大約有1.5公尺,推估其年紀當有3300歲了。
14:25
抵達翠池山屋(H3520),周邊都是喬木的圓柏,山屋後方蓋了一棟嶄新的生態廁所,乾濕分離,使用完畢,轉動手輪,來加速糞便分解。
剛到翠池山屋之時已經先到土地公廟探問,希望往後四天能夠有好的天氣與水源。
翠池池面比之我們九月中旬來的時候,還小的許多,不過水還算充裕,水質也比九月份時來的乾淨許多,直接取用不必過濾,就可以拿來燒開水。隨後取翠池的水來煮陳皮金桔洛神花茶,好好補充身體所流失的水分與電解質;順道把晚餐也準備了,早早吃完晚餐,早早休息,以便應付明日的行程。

滿水位的翠池!!!(2010/04/14)
 


17:10
跑到離山屋約五十公尺的三叉路,欣賞黃昏紅霞,隨著時間推移,雪主至北稜角這塊光禿禿的黑色岩石變換成火紅色的巨大布幕,環境溫度也巧巧下降至4度左右。早上還在2463公尺高的七卡山莊,現在待在3520公尺高的翠池,高度適應還不是很充分,加上黃昏時拍攝受了點風寒,就寢時頭痛了好一陣子,過了一會兒才逐漸適應。邱醫師早早在第一天於七卡山莊就先服用丹木斯(diamox acetazolamide)來加速高度適應,今天更提高劑量,晚間就寢就相當安穩。有些團員乾脆服用安眠藥來幫助睡眠。

雪山與北稜角的落日餘暉!!(2009/11/06)

翠池山屋的黃昏!!(2010/12/08)
 

2009/11/07(Day3)

05:30
翠池山屋出發,跳過翠池下方之小溪溝(無水),路徑就在對岸小稜上,路左側圓柏樹上釘有標示指引方向,左往翠池三叉山走大劍山,直行是雪山西稜的步徑。
沿路圓柏相伴,是難得一見的玉山圓柏純林,高大的圓柏喬木,枝幹造型各異其趣,如此美麗的森林似乎還不曾在其它高海拔地區見過。路徑依之字型腰繞迂迴下降,沿途水鹿的糞便相當稀少,更遑論看到水鹿的蹤跡;不過山羊新鮮的糞便倒是經常出現在步徑兩側。
06:15
抵達堆滿了表面溼滑石頭的下翠池(無水),四周高大圓柏環繞,底下苔癬地衣鋪地,靜謐幽美,如果下翠池有水,當是不錯的宿營地點。步徑在下翠池的對岸,開始有一些高密箭竹林出現,一路到博可爾草原的上緣山坡才被短箭竹所取代。林相也由圓柏轉變成冷杉再轉變成鐵杉林。

下翠池團員背著背包合影!!(2010/04/15)
 


07:25
出箭竹林,博可爾草原上緣山坡休息。下博可爾草原到最低鞍勘查道入口,到處都有路,除之字型正確步徑外,尚有山友下切的捷徑,只能看著遠方的路條自行找路下切。
休息的時候聽到草原下方有聲音,隨著聲音方向一看,還真的有一隊人馬從箭竹叢中走出來。休息夠了,下切,與西稜逆向隊伍交接,向他們詢問這幾天來的水源與林道路況,原來是台北縣野外一行約十幾人的隊伍,說林道剛除過芒草(芒草一路砍到28.5K),沿途好走水源不缺,奇峻山南鞍伏流水有水(下層水池乾涸,上層水池還有水源汨汨流出),弓水山伏流池有水,大南山鞍部有水(水源小,但夠用),火石山營地水源斷絕,可以再往前推半小時,步徑上有山澗溪水。
得知此令人欣慰的消息,終於心中的大石頭被移開了,九月份林口登山會嚮導周業鎮一直在網路上鼓吹,建議大家走石丸山、志摩山、可汗山接匹匹達山三叉路口營地這條路線,好處是全線幾乎都在3000公尺以上山區稜線行走,沒有林道崩塌、崩壁等危險路況;缺點就是這條路線步徑尚不明朗、沿途鐵杉倒木充斥、水源也相當缺乏。九月中旬高雄的山友(Ping先生)也接受周先生的建議走這條新路線,路況是還OK,不過水源狀況卻令人擔憂;一直到出發前五天,我們都還計畫走周先生建議的新路線,直到112日在登山補給站上有隊伍PO上最新的西稜路況水源資訊,才徹底改變我們要走新路線的決定,在安全性相對安全的前提下,山區水源是登山第一考量的重點。
彼此寒暄、互道珍重後,沿博可爾山稜線南鞍腰繞,勘查道就在箭竹、石瀑區及鐵杉林中穿梭,大致維持在海拔3000公尺等高線前行。在這鐵杉與箭竹優勢的地界,在鑽行於高大的箭竹林中,偶爾出現廣大的碎石崩塌區,才發現鐵杉、箭竹、石瀑還真是絕配。
08:08
路過一個還算寬的乾溪溝,乾溪溝被雨水切割的相當深,顯見下雨的時候,上游集水區面積不小,才能在此高海拔地區造成這樣的效果。在乾溪溝中休息吃乾糧,四周都是高大的鐵杉環繞,杉下還有高密的箭竹叢,乾溪溝只有大小不一的石塊,找比較平坦大塊的來當椅子休息。
08:50
箭竹叢比較稀疏路段,北稜角山稜與雪山北峰山頭出現,步徑轉變成短箭竹之後,大劍山在雪山西南峰後露臉,佳陽山至小劍山稜線也完整呈現出來。
09:25
進入鐵杉、二葉松與巨岩構成的世界。

鬱鬱蒼蒼的鐵杉林!!(2009/11/07)
 

09:38火石山下營地,有三個分散的小營地分布在上、中、下層,營地左側就是一個面積不小的石瀑區,往火石山的路徑在營地上方有路標指示,橫渡上切石瀑區則是通往大南山的路。營地旁志樂溪溪溝水源已經乾涸,幸好我們自己帶了行動水輕裝來回火石山後,拿來煮午餐吃。如果要在此處紮營,水源需往前約半小時的小溪溝取水。
小休後輕裝往火石山出發,先經亂石陡坡後,再走箭竹林,接著是大草坡,到了大草坡視野整個開闊起來,張醫師撐著一把Golite銀色遮陽傘相當醒目,上到了3300公尺海拔,在火石山前還要越過一座與火石山齊高的假山頭。 

山友們奮力往火石山挺進!!(2009/11/07)
 

10:36火石山,山頂佈滿灰褐色岩石及風化的礫岩,遠看火石山就像一座黑黑的山頭。百岳就屬兩座山頭顏色特異:黑色的火石山與白色的南湖大山東南峰,都是山頂石頭顏色所造就的。火石山緯度與雪山差不多,由此往東看整條聖稜線相當清晰。
11:10
回到火石山下營地,午餐吃麵。打混摸魚到12:10才再度重裝上陣。石瀑區通過不遠,開始在草原中腰繞,遠方的山頭都清晰可辨。
12:41
溪澗小水源,此處水源應該比火石山志樂溪還要穩定。12:43來到巨大鐵杉林區,有好幾顆都可以與塔塔加大鐵杉一較粗細,人行走其下感覺天地之綿亙與萬物之變化。五分鐘過後再度遇到廣大的碎石坡石瀑區。石瀑區與箭竹叢交替出現,步徑在大南山稜線北鞍腰繞。不多久,除了惱人的箭竹密林外,倒在步徑正中央的倒木增多了,倒的還一顆比一顆巨大,有些倒木就直接拿來當做橋樑銜接步道兩端,增加行進穿越時的困難度。這一帶的路徑箭竹密度較高,巨型倒木也相當多,步道崩塌較為嚴重,是雪山西稜較難行走的一段。

勘察道上的杉與岩!!(2009/11/07)

步徑就在巨大鐵杉倒木上!!(2009/11/07)
 

15:10終於抵達大南山工寮遺址(步徑右側有幾張鐵瓦片作為代表),步道最寬頂多1.5公尺,不知以前工寮是如何搭建?還有人員是如何進駐的?再往前十餘公尺就是大南山登山口與水源區。水源緩緩由上游乾溪溝中滴出來,注入底下一個長寬大約30乘以20公分的小水漥中。看水用滴的狀況,令人擔憂夠不夠我們七人取用,想說先在此燒一些行動水備用,今天就紮營在大南山西鞍營地,如果水源小,就先到營地紮營再回來取水。想不到水漥的水經取用之後,過不了五分鐘又再度滿水,顯然小水漥除了用滴的水之外,應該還有池底的伏流幫忙注水。我們就在此取水、燒水、等注水;取水、燒水、等注水,如此又摸了一小時的魚,才再度背起行囊往今天預定的營地出發。
16:20
到達大南山西鞍營地,位於大南山與弓水山之間的最低鞍部,夾在兩座山之間,營地還算大,位於步徑右側一個避風小凹谷中。今天終於把帳篷拿出來用了,之前兩天都有山屋幫忙遮風避雨,今天七個團員搭了四頂帳篷,乍看之下還以為是十幾人的團體住紮在此。
趕緊埋鍋造飯,希望在天黑之前把晚餐解決;點著頭燈吃飯,都把胃口搞差了。入夜之後,營地颳起了陣陣微弱的風,天空一半也都被層積雲覆蓋,想說是不是變天了!晚間六點半進入帳篷就寢,天空還飄了兩次小雨,不過飄雨的時間非常短暫,對帳蓬、裝備、還有明天步徑上的箭竹叢都沒有留下任何痕跡;推測可能是今天白天天氣晴朗,陽光照射所產生的地形雨造成的結果。雨過之後,營地平靜無聲,海拔3000公尺左右的高度,是個適宜的睡眠高度,比之昨天的翠池山屋,雖然是住在天地間,但感覺卻比山屋還要好!

雪山西稜零下10度C的試煉!!(2010/12/09)
 


2009/11/08(Day4)

05:10
營地的清晨,溫度五度,十分鐘後沿之字型路徑繞至弓水山南側。這裡的之字型路徑也被山友走的很凌亂,很多捷徑將之字型路徑截斷,『很難判斷哪一條比較好走?』,不過走走都會銜接在一起。
走著走著,天空愈見清晰,四周山頭也一一獻出頭來,在短箭竹草坡上回望昨天登頂的火石山與更後方的聖稜線,右側大劍山的圈谷地形也相當明顯,06:10紅色陽光照到頭鷹山與奇峻山稜線,更後方的白姑大山也獻出頭來,此段步徑走到二葉松與冷杉林時,轉而腰繞弓水山南鞍山腰的箭竹草坡。

4月16日雪山稜線再度白頭!!!(2010/04/16)
 


06:20
抵達弓水山伏流池,弓水山南鞍山腰步徑右側的小小溪澗水源,再往前不遠處,步道左下方約5公尺,有一狹長型,大約可搭四人帳篷兩頂的弓水池營地,此營地周邊是高長的箭竹,南側還有一排冷杉擋風,是個避風的好營地,不過營地小了一號,不適合大隊伍進駐。
06:24
路徑轉向右,再度進入箭竹林與鐵杉林中,林中空隙可見火紅的頭鷹山頭沐浴在晨曦中,山頭東側岩壁清晰可見。
06:40
步徑再度右轉,小下切進入勘查道,勘查道路面寬度約1公尺,邊坡人工堆砌的石塊護擋相當工整,可以想見此人工設施還能繼續存在一段很久的時間。在此小休,吃乾糧飲水補充水分與能量,好應付等會重裝上350公尺落差的頭鷹山。
最近幾年雪山山脈大縱走共有兩次,一次是2003年台北縣樂山會;另一次是2008年台灣山岳探勘的玉山雪山山脈大縱走。前一個縱走隊伍採用鐵製小名牌,直接釘在步徑的樹幹上,仔細看都能在沿途見到,有時候還能發現當時縱走隊伍所綁的路條;後一支隊伍則利用三角點或山頭附近的大石塊,用麥克筆在石塊上寫下登頂山頭的時間,有的直接放在花崗岩三角點上,沒有三角點的就直接放在地上供為山頭辨識,或是在山頭利用石塊堆起石堆再把有文字的石頭放在最上面。筆者在新康山的天空堡壘與南二段的雲峰路上,見過四大天王『邢天正』的個人鐵製名牌,顯見鐵製名牌是早期登山隊伍或個人喜歡採用的標示方式。
06:48
勘察道分岔點,右邊石瀑區旁的箭竹上綁了相當多的路條,指示往頭鷹山方向,左邊路徑的箭竹被綁起來擋住去路,右轉石瀑區沿之字型步徑緩上,離開兩天來勘查道的路線,也正式結束西稜箭竹海的行程。石瀑區並不是很長,繼之在陡上的箭竹林中穿梭。
07:32
上到一個冷杉林中的小平台,此處林蔭較少,天空從林中透了出來,在此小休,再度補充能量。視野前方都能見到奇峻山稜脈上的H3510峰,高度與頭鷹山一模一樣。
08:10
出冷杉林,迎面是陡峭的箭竹草原坡,步徑沿著大崩壁邊緣緩緩而上,左側月亮高掛與山坡上的圓柏相映成趣。奇峻山稜脈最後一座3000公尺級山峰「釜碗山」,造型真的像一個釜碗。

頭鷹山東側崩壁!!(2009/11/08)
 

08:35頭鷹山。秋日早晨的陽光溫暖的曬著我們,山友們紛紛拿出行動電話,打電話報平安。三角點旁的一棵被火紋身的剩下一小段的圓柏殘株吸引了目光,不曉得它如此挺立了多久了?
09:00
出發,先小下切至兩山的鞍部再緩緩上切。途中一顆圓柏被連根拔起倒臥一旁,可能受到颱風的襲擊導致,西稜的路上,偶而看見這樣的景象。路上巨岩與月亮與飛機構成一幅幅相框中的照片。
09:33
上得奇峻山,無基點。在山頂回望剛才走過的頭鷹山,前方的大崩壁、大雪山和小雪山軍事管制哨最吸引目光。
09:40
離開奇峻山,起初下奇峻山到最低鞍部,步徑在岩石縫中上切,避開山腰的森林與崩石區,再從碎石坡下降,釜碗山、佳陽山、小劍山一直隨侍在左側。
10:12
奇峻山下營地,營地位於步徑左下方約20公尺,還算平坦,可搭四人帳四頂,周邊長有幾株冷杉,應該抵擋不了多少風。
10:15
再往前約百公尺抵達奇峻山下伏流池(位在步徑右側的小水源),下層水池已經乾涸,往上3公尺左右的上層水池還有水汨汨流出,水質乾淨,取水煮今天的午餐順便煮點開水備用,水源右側兩株白色圓柏枯木與其下的紅葉巒大花楸與旁邊的綠葉冷杉構成一幅精彩的調色盤。
11:05
再度出發,步徑旁的冷杉毬果,在這個時節都已經熟透,果麟開啟掉落,羽片狀的果實隨風飄揚,為傳宗接代做下準備。
11:15
抵達最低鞍部,屬於冷杉林營地,四周森林環繞,其間也有幾株倒木恆亙,隱密而深幽,約可容納四頂四人帳。穿越鞍部的森林營地後,再往上一路就是開闊的箭竹草坡:『大雪山大草坡』。淺竹如茵,山形柔順,令人賞心悅目。大雪山北峰北側崩壁受雪山溪支流向源侵蝕的影響,崩塌區域逐漸擴大,部份路段還有地基滑動的情況,大雪北崩壁,壯觀的景象更殺掉不少相機記憶體。從森林營地過後,經大雪山北峰、大雪山到匹匹達山之間的短箭竹草坡是雪山西稜線最最吸引人的精華所在,被岳人稱為台灣高山的三大草原場之ㄧ。其餘兩座分別是能高安東軍的光頭山段與南三段的東巒大山段。
11:40
崩壁邊緣有株約兩人高的圓柏孤立在路旁,獨立生長的圓柏通常最最吸引旅人的目光,其孤獨於天地間的身影,令人想起向陽山前的向陽名樹或是南二段大水窟半路上的單株圓柏亦或是南三段可樂可樂安山前的獨立圓柏,都以其悠然獨立之姿存在於大地之上。一架飛機飛越它的上空,機尾的飛機雲更增添它的孤立。上方一點一株高大像佛手的冷杉也相當搶眼,只是周邊冷杉林環繞,少了那麼一點感覺。在此小休看雲、看山、看樹、看飛機,往往國際航線的飛機已經越過頭頂半分鐘後,才會聽到它那隆隆的引擎聲,顯見飛機的飛航高度至少都在上萬公尺以上。

大雪北前的獨立圓柏!!(2009/11/08)

大雪北崩壁旁的步道!! (2009/11/08)
 

11:48啟程,步徑已經偏離崩壁,開始往左上切大雪山北峰。12:11抵達大雪山北峰。12:19下至兩山最低鞍部營地。在此再度小休,等待隊員到齊再一起上大雪山。此處視野不錯,東側從雪山北稜角一路往南的高山山頭都能如數家珍,尤其是中央尖山、大劍山及其北側圈谷、佳陽山與劍山及其旁500公尺落差的登仙峽;西側志摩山、中雪山也似乎近在咫尺而已。12:35啟程上坡吧!3530公尺海拔將是今天爬昇的最高點,之後要下降到2400公尺海拔的大雪山230林道28K工寮遺址住宿。還有一大段路要走呢?
13:10
抵達大雪山三岔路口,放下重裝前往三分鐘路程之大雪山。中午過後,雲霧逐漸上湧,對面的大雪山北峰都可以見到雲的影子印在在草坡上,上方天空則是一個造型像山羊角的卷雲,大雪山東側草坡還有一個面積不小的高山水池,不曉得有沒有登山隊伍會用在這池子的水源。
13:25
登頂大雪山。黃教授十年前就曾登頂中雪山與大雪山,當時230林道尚可通行中型巴士,他們當初就是利用林道尚可通車的便利性,輕裝走這兩座山頭,晚間則是住宿在林道28K工寮。想說三岔路口離山頭僅僅三分鐘的路程,請他上來與團員們拍拍照緬懷過往時光,依例,他登頂山頭總是有雪茄陪伴。
13:39
自三岔路口重裝往西走匹匹達山,大雪山至匹匹達山之間為廣裘的箭竹草坡,兩山落差百米。
13:57
抵達匹匹達山鞍部營地,營地就在步徑兩側沒有生長箭竹的低窪處,周邊被短箭竹所圍繞,此地位處稜線上,海拔高度約在3400公尺左右,相當不避風,不是個理想的營地,水源從往大雪山方向的冷杉林下切,有路標指引,來回頗費時間。
14:05
匹匹達山,為一和緩草坡山頭,劍山右側峭壁千呎懸洩(登仙峽)場面驚人,難怪無人從此方向登頂。接下來為一連串的箭竹林與森林,一路下坡約450公尺直抵H2980三叉路口營地。偶而林中開闊地小休,以避免雙腳煞車皮過熱。
15:30
三叉路口營地,二葉松枝上綁滿路條,樹幹前後皆有營地,可搭四人帳篷五頂。稜線直行往可汗山、志摩山,右轉下230林道。在此小休,準備再下降約600米的高度。

沐浴在陽光下的鐵製名牌!! (2009/11/08)
 

15:50出發進入箭竹草原。
15:56
華山松巨大的毬果上綁著新竹登山會的路條,不久即進入巨大石塊的乾溪溝床中行走,沿途有疊石指示。走沒5分鐘,乾溪溝橫切面被繩索圍住,有路條顯示左轉進入二葉松林與箭竹林中,步徑大致沿著乾溪溝左側腰繞下山。(不理會乾溪溝橫切面的繩索,直接下乾溪溝,亦可接到28.5K登山口,但中途會碰到深潭或瀑布,重裝不易下降。)
17:20
拉繩陡下,步徑上滿是有刺植物高山薔薇、玉山薊與咬人貓,天色漸暗,小心下降。水聲已經相當大,顯示已經接近林道了。
17:30
過拉繩區,下到溪澗旁,溪水頗大,在此喝水、裝水等會於28K營地備用。取水同時,暗夜也悄悄降臨,此處離林道尚有五、六十公尺的垂直落差,頭燈點起來之後,所見範圍有限,無法正確判斷路徑,還一時被左側過時的路條欺騙,往左上切,不過根本無法上切多高,全體決議先在巨石上煮晚餐果腹,再不濟就在巨石堆中窩一晚,等到天明就能找到正確路徑。在煮飯煮開水的同時,團員張醫師從巨石堆中下切探路,往下沒幾公尺處就見到接到林道的路條,趕緊把晚餐吃ㄧ吃,剩飯用耐熱塑膠袋打包,5分鐘後左下切至林道上,林道左邊有另外一條溪流交會,此處即是28.5K登山口,沿溪流旁大石下攀,注意疊石及路條。19:08 接上林道。
19:17
抵達28K工寮營地,工寮已經傾倒,無法入住,直接把帳篷搭在林道上,順手煮了一鍋熱布丁來喝。海拔高度降至2400公尺,氧氣濃度達到七卡山莊的水準,大氣溫度10度,是夜一夜好眠。

2009/11/09(Day5)

05:30
28K工寮營地出發,是個晴朗的走路天,林道中央部份的芒草已經清除,少了芒草的阻礙行進輕快許多;不過芒草葉覆蓋的路面上,底下暗藏了許多大小不一的石塊,一不小心就容易讓腳翻轉,團員們飽受扭傷腳踝的危機。行走間,匹匹達山與大雪山上空的高積雲底已經換成紅色新妝,像一隻隻抹了腮紅的綿羊飛奔而來。林道高度將近2500公尺高,沿途許多楓樹或槭樹都已經穿上秋天特製的服裝展現,紅、黃、橘,搭配林道上其它不同植物的綠,要的顏色都能在這裡找到。林道沿途有許多山壁崩塌、路基滑落與大小石堆擋道,不過沒有危險性,通過也不困難。

大雪山230林道上的楓紅!! (2009/11/09)
 

06:15經過到中雪山登山口前唯一一個比較有威脅的崩塌區,林道路面崩塌的只容一腳踏的寬度,利用岩壁上虎杖枝梗做確保,通過並無困難。怕的是如果再來一場大雨,不曉得現存路面,是否依然安好?沿路紅葉相伴,走起來舒適愜意。
06:25
抵達林道26K處,中雪山登山口,登山口旁有株挺直的紅檜大枯木,相當容易辨識。登山口也是營地,約可搭八頂四人帳。水源在登山口指標牌右側約十公尺處,從山壁中緩緩流出的水源,水量雖小,水質乾淨。
06:30輕裝上中雪山,前半段為一般中海拔的闊葉林,芒草、虎杖、高山薔薇充斥在步徑上,中段就進入高密的箭竹林,山徑也變的很陡峭,後半段仍是箭竹和高大的鐵杉冷杉混合林,開始出現一些大石塊地形,沿途鐵杉倒木不少,阻礙在步徑上,需仔細觀看路條的所在,最後十來分鐘還有岩階的拉繩路段出現,拉完繩索離三角點也就不遠了。全山滿是植物連三角點也不例外,視野不開闊。
08:10
上達中雪山。三角點旁的二葉松枝幹沁出松脂,看起來像是晶瑩剔透的琥珀。林文安紀念碑往返要五十分鐘左右,就不去那了。
08:40
下山返程。
09:50
回到中雪山登山口。取水,在此午餐。
10:30
再度出發。這時候的任務就是踢林道,預計在林道11K處紮營。
10:53
林道上的爛泥巴坑,還有部份積水,四周都是動物的腳印,豬科、牛科、羊科、貂科動物的腳印幾乎都在此處看到。林道旁的芒草還有兩個明顯的獸徑,大小不同,顯然動物們都有自己喜歡的道路。
11:54
合流山登山口,推估約在林道22.4K處。合流山,中級山,標高2533公尺,二等1542號基石。釘在樹上的路標指示,前往約半小時。
12:07
林道上一株半截的大枯木。光的剪影產生強烈對比,從林道樹葉濃密處看過去相當醒目。中午時分,溫度提高,行走速度趨緩,幾乎每走一小時都要停下來休息個十來分鐘。林道上沒有里程碑,也不曉得行走在哪邊?都只能依靠明顯的地形地物來做判斷。
12:29
林道旁的枝條綁上一個米老鼠氣球。這真是太神奇了,會不會是阿陸仔的統戰氣球?在南三段的鐵線斷崖路段,曾經看過一個大型空飄氣球卡在樹枝上,不過無法靠近,無法確定是打哪裡來的?也曾在南一段山區看過天燈飄過,這天燈也太能飛了,不曉得天燈如果墬毀會不會引發森林大火?
12:56
抵達一個明顯地標物,地圖上標示的16.5K工寮,工寮已經完全傾倒,只剩下屋頂佇立在地面上,無法入住,但工寮旁的水泥地及周邊都是紮營的好地方,約可紮營六頂四人帳,可惜鄰近半小時前後都沒有水源。工寮附近的山群可能是志摩山延伸的稜脈:石丸山。
13
:07大型溪澗崩塌地,步徑下切至溪床再上切回對岸林道上。此溪澗目前無水。林道上的野靈芝,長的相當可愛。沒幾分鐘又遇一大型溪澗崩塌地,同樣下切至溪床再上切回對岸林道上。
13:20
又遇一溪澗崩塌地,還有水泥涵管夾雜其中。
13:23
一株高大的紅檜,頂上枝葉繁茂,在湛藍的天空下展現它千百年的生命力。
14:25
抵達一個明顯地標物,地圖上標示的11K工寮工寮遺址(遺址的痕跡是樹林中幾片廢棄鐵瓦片),旁邊也是一個大溪澗崩塌地,有架繩以利下降至乾溪溝中,對岸有大型水泥涵管數節。過崩塌地形後,於對岸等團員們到齊,此處離今天預定的11K雙小瀑營地不遠了。14:45全體到齊,順便做個小休息後出發。
14:55
抵達今天預定的宿營地點:11K雙小瀑營地。水源以二條小瀑布滑入一個長寬約3公尺乘1公尺的小水潭中,水質甘甜,營地就在林道上,平整寬廣,約可搭四人帳篷八頂,是林道上最佳的宿營地點。
今天算是在天尚未黑下來之前就早早抵達營地的日子,把昨天緊急煮飯沒有煮掉的肉和蔬菜拿來今天加菜,團員們也趁煮飯的空檔跑到雙瀑旁邊洗澡,把這五天來所累積的汙垢清除,晚上在帳棚內就能夠美美的睡個好覺。

捉住2010最後的楓紅!!(2010/12/11)
 



2009/11/10(Day6)

06:00
出發,昨天傍晚六點,大夥就早早進入寢室睡覺,睡到早上四點半,足足超過十個鐘頭,睡的腰痠背痛的。林道上的溫度10度,今天是最晚出發的一天,因為等會就要回到文明的懷抱之中,團員們個個戰鬥力一百,準備挑戰這最後的11公里林道。
06:19
林道透空處可遠望北邊的山巒,與前幾天不同的是,此時風颯颯作響,遠處山巒底層也積了一整片層雲,顯示有鋒面系統接近中。高空依然是高積雲的天下,鋒面系統逐漸由下往上侵入中。
06:23
小雪山上的軍事設施,就近在眼前。
06:30
林道上一隻風乾了的山羊皮,雙腳騰空,正好拍張偶蹄的特寫。
06:33
崩塌處,旁邊一株長滿飛羽狀果麟的楓樹相當特別。
06:50
抵達9K崩塌處,此處崩塌範圍相當廣,受兩條溪澗夾擊的結果,林道左側山壁崩毀成兩條溪流中間的狹長型小山丘,藝高膽大的山友在此開闢一條高繞此狹長型小山丘的路線。出發,左側陡上攀,路跡明顯,路條眾多,危險路斷都結有繩索以供確保。
07:25
重返林道。在此小休,等候隊員到齊再度出發。此時天候變差,高層的高積雲已經被層積雲取代,雲層加厚,不過風勢卻減小,顯然鋒面系統已經進來了,就等候水氣一起到位之後,來一場下貓下狗的洗禮。
07:44
又一個林道崩塌,這個崩塌非屬於溪澗所造成的,而是岩壁過於陡峭,受下雨洗滌或風化作用所產生的岩石碎裂,靠近岩壁的是巨大裂石,步徑上的是碎石。
08:05
一台已經騎不出去的捷安特變速腳踏車,是哪個車友的啊!請迅速領回!
08:07
工寮殘骸,大約在6K位置。工寮前一張自製的鋼筋鐵條椅子,造型簡樸可愛,團員們坐在上面拍照。
08:30
下起雨來,在二葉松樹下趕緊將雨衣褲拿出來穿,這也是六天來第一次穿雨衣褲,只能說是老天爺為西稜之行的結束來個接風洗塵。
08:44
路右雪霸國家公園牌,約在林道4.2K處,接下來有較長的崩塌地形,均能輕易通過。下雨之後,相機也懶得再拿出來拍,頭低低的全心全意的趕路,再一個多小時應該就能踢到小雪山遊客中心停車場。

大雪山230林道上的一葉蘭!!(2010/04/18)

大雪山230林道上的公帝雉!!(2010/04/18)
 


09:55
林務局架設的林道柵欄,從其右側石柱攀爬通過,再往前數公尺還有一道電動門,電動門旁有欄杆可供行人穿越;其他團員直接攀爬左側類似石階的護牆,就不必走這兩道柵欄了。
10:00
小雪山遊客中心停車場,接駁車已經在此等待了。雨勢大約在出大雪山森林遊樂區之後就停了,頂多下了三個鐘頭。
12:30
在陽光普照的東勢吃午餐(慶功宴),為雪山西稜之行畫下完美句點。
 


[go top]